11月10日,菜粕和豆粕期价领跌盘面,菜粕跌幅超4%,减仓2.6万手;豆粕跌幅超2%,伴随减仓9.5万手,两粕期价一改前期强势,在11月10日大幅下跌。什么原因导致期价大幅回落?
“主要受到美国农业部报告利空的影响。周五凌晨1点,美国农业部公布了11月份的供需报告。其中,美国农业部超预期上调了美国大豆的单产和总产,将2023/2024年度美豆单产的预估调高了0.3蒲/英亩至49.6蒲/英亩,令美豆2023/2024年度产量提高2500万蒲至41.30亿蒲。受到产量上调的影响,美豆2023/2024年度年末库存上调2500万蒲式耳至2.45亿蒲式耳。整体来看,美国农业部报告释放利空影响。报告过后,美豆期价结束连续7个交易日上涨,高位回落近1.5%。由于此前国内两粕期价的上涨驱动主要来自外盘美豆期价的强势,一旦美豆期价滞涨回落,在国内市场需求表现疲弱的拖累下,粕类期价跌幅就随之扩大。”宝城期货农产品高级分析师毕慧说。
中信建投期货农产品高级分析师石丽红也认为,周五双粕领跌商品主要因为USDA报告超预期利空,CBOT大豆回调带来豆粕多头离场。截至收盘,豆粕2401合约收跌2.47%,减仓9.5万手;菜粕2401合约收跌4.28%,减仓2.6万手。USDA 11月报告维持大多数项目不变,超预期上调美豆新作单产0.3蒲式耳/英亩,令结转库存增至2.45亿蒲,引发隔夜CBOT大豆回调。近期美豆出口良好及巴西天气不佳推升CBOT大豆从1250美分/蒲式耳向1380美分/蒲式耳上涨,但在巴西天气仍有改善的当下,多头不愿过早将CBOT大豆推上1400美分/蒲式耳,USDA利空报告出来后多头离场意愿增强,引发短期盘面回调。
期货日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11月份以后,进口菜籽到港量放量增长,同时进口油菜籽盘面压榨利润扭亏为盈,提升进口贸易积极性。随着菜粕消费季节性转入淡季,油厂开工维持低位,市场成交低迷。“豆粕市场同样有供应充裕的预期,预计11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1000万吨左右,大豆供应较为充裕。国内部分油厂因为豆粕胀库选择停机,油厂开工率整体下降,豆粕库存被动去化。同时,由于下游市场采购心态谨慎,饲料企业物理库存天数快速下降。猪价持续下跌,养殖行业出栏意愿增强,饲料企业对后市略显悲观,市场成交明显缩量。”毕慧说。
钢联数据显示,截至11月3日,国内主要油厂豆粕库存62.29万吨,处于往年同期偏高水平,且未来两个月面临高大豆到港带来的压榨回升预期;在榨油厂菜粕库存虽低至0.7万吨,但11—12月预计菜籽到船有近20条,且港口进口颗粒粕库存高达16万吨,菜粕供应也没有短缺预期。
在需求端,当前现货豆菜粕价差超过1000元/吨,豆粕的性价比较低,华南地区禽料开始陆续增加对菜粕的添加,菜粕供需两旺的形势建立在对豆粕需求挤占的基础之上。此外,生猪及禽类养殖利润不佳,部分地区非洲猪瘟蔓延,也带来豆粕需求的减量。“虽然豆粕面临的需求压力高于菜粕,但菜粕的供应端压力更大,需要维持对豆粕的价格高贴水以消化其压力,因而盘面表现更弱。”石丽红说。
美豆供需情况如何?根据USDA最新预估,2023/2024年度全球大豆产量将增加2800多万吨,有望带动大豆库存消费比反弹。然而,站在当前的时点,全球大豆的增产预期能否兑现仍有不确定性。“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大降引发的减产已成定局,在南美新作大豆上市前,全球大豆供应仍处于相对偏紧的供应格局。随着中美关系缓和,近期中国对美国的大豆买需也在回归,这为CBOT大豆走势带来显着支撑。”石丽红说。
记者发现,目前美豆正处于收获上市阶段,中美签订大额农产品采购协议,中国从美国采购大豆的数量大幅增长,在美国农业部的周度出口数据中一一得到验证。
随着南美陈豆销售进入尾声,美豆成为全球大豆供应的主场,美豆出口销售节奏构成美豆期价的重要支撑。“市场对南美大豆产区天气形势密切关注。气象预报显示,11月份以后巴西和阿根廷将迎来有利于大豆生长的降雨天气,天气炒作的热情面临降温的风险,继续关注天气形势发展变化对美豆期价带来的短期影响。”毕慧说。
据悉,当前南美大豆尚处于播种期,且播种及天气形势并不够顺利,这为油脂油料市场带来明显的波动。厄尔尼诺带来南美典型的北旱南涝天气,巴西中西部及北部产区干旱,但南部又面临过湿局面,对其播种进度带来不利影响,推迟上市节奏的同时引发市场对单产的担忧。阿根廷大豆即将开启播种,但布宜诺斯艾利斯、圣达菲、科尔多瓦等主产省土壤墒情仍待提升,需要降雨进一步增强。
“目前国内两粕市场需求较弱,下游采购心态谨慎。渠道库存较为充足,贸易商仍有出货心理。在渠道库存尚未消化之前,油厂粕类库存难以在需求的刺激下形成主动去化,主要依赖于油厂开工率影响下的被动去化。这意味着油厂豆粕库存的去化进程将十分缓慢。在国内市场供需转向宽松的背景下,两粕价格仍是跟随外盘美豆期价的被动跟随行情,在国内需求持续疲软的拖累下,外强内弱格局持续,一旦美豆支撑坍塌,国内两粕期价下跌空间将进一步释放。”毕慧说。
石丽红认为,当前蛋白粕市场的交易逻辑仍主要在供应端,但焦点已从美国逐渐向南美进行转移,未来的南美天气将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此外,大豆买船、到港、压榨也是国内供应的重要关注,它们对于基差影响较大。对于双粕后市,进入南美天气炒作期,在天气并不太有利的情况下,中期空配蛋白粕还需谨慎,更愿意逢低多配。
永红国际展览(搜索"永红国际展览"公众号关注)注:转载请联系授权并保留出处和作者,不得删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