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产区现状剖析
(一)华北地区:价格起伏,供应宽松
华北地区的玉米市场在 1 月初便开启了一波价格 “小躁动”。山东等地的深加工企业玉米到货量一度降至低位,为了吸引粮源,多数企业纷纷涨价促收,主流涨幅在 20 - 40 元 / 吨。但好景不长,随着企业门口到车辆的迅速增加,市场供应压力骤显,本周企业价格只能逐步回落。截至 1 月 7 日,山东地区晨间剩余车辆达到 1250 车,较 1 月 1 日大幅增加 606 车;企业收购价格在经历涨落之后,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均价定格在 2045 元 / 吨,较 1 月初累计仅涨 10 元 / 吨,可见此番价格波动之剧烈与短暂。
当下,华北地区贸易商的经营模式多为随收随走,市场上潮粮出货相当积极,而深加工企业受限于仓储、资金等因素,收购量有限,使得粮源供应整体处于宽松状态。仅有少部分贸易商选择收购干粮建库,以待后市。据卓创资讯调研,华北地区饲料企业玉米库存基本维持在 20 - 30 天,企业补库需求并不急切,这进一步导致贸易商手中养殖玉米走货不畅,部分地区高价粮源不得不降价促销。其中,陕西、山西南部地区贸易环节净粮出货价格较 12 月底下跌 20 - 40 元 / 吨,河北地区养殖玉米干粮价格也有约 20 元 / 吨的跌幅,不过华北其他地区相对稳定,价格变动不大,尚在市场各方的承受范围之内。
(二)东北地区:外运下滑,价格略降
东北地区近期玉米市场略显冷清,基层农户售粮积极性不高,仅有少量农户出售手中余粮。下游饲料企业签单已近收尾阶段,对新粮需求锐减,港口商家收购意向随之下降,产区贸易粮源走货速度如蜗牛爬行般放缓。加之,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充足,为控制成本、规避风险,均维持按需采购策略,难以对当地玉米价格形成有力支撑。在多重因素交织下,近期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主流虽保持稳定,但黑龙江、吉林地区价格仍出现了约 10 元 / 吨的小幅下滑,给当地农户和贸易商心头蒙上一层阴影。
二、上下游产业联动影响
(一)饲料企业:备货收尾,需求降温
南方地区作为饲料消费的重要市场,元旦过后,中大型饲料企业备货迅速进入收尾阶段,大型企业新签订单寥寥无几,小型企业及养殖户虽有一些现货采购需求,但相较于往日,需求量实在是少得可怜。据卓创资讯调研,南方地区饲料企业玉米库存多数已备至 2 月底,更有少部分大型企业凭借着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库存已备至 3 月上旬,为节后生产经营筑牢根基。随着企业备货接近尾声,港口成交意向冷淡,市场到货基本以合同订单粮为主,原料玉米采购需求直线下滑。
与此同时,春节前生猪、肉禽出栏进入高峰期,养殖户纷纷出栏变现,存栏量显著减少,饲料销量随之大幅下降,进而导致玉米消费量也如同退潮的海水一般逐步萎缩。这种上下游需求同步减弱的局面,使得玉米市场失去了重要的消费支撑,价格上涨自然也就成了 “无本之木”,难以实现。
(二)深加工行业:开工微降,利空价格
深加工行业同样在春节前出现了微妙的变化。玉米淀粉、乙醇等部分加工企业为了平衡生产与市场需求,纷纷适度降低开工负荷。一方面,临近年关,下游食品、饮料等行业对玉米深加工产品的需求增速放缓,企业订单量减少,为避免库存积压,只能减产应对;另一方面,春节期间用工成本上升、物流运输受限等因素也促使企业提前安排减产计划。开工负荷的降低,直接导致玉米消费量减少,对原本就疲软的玉米价格形成进一步利空影响,让玉米市场在春节前的这段时间里愈发艰难。
三、数据说话:价格跌幅明显
为了更精准地把握玉米价格走势,我们来看一组关键数据。据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截止到 1 月 7 日,全国玉米均价是 2007.65 元 / 吨,环比跌幅达到 2.04%,同比跌幅更是高达 16.89%。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当前玉米价格相较于上月乃至去年同期的下滑态势,令人触目惊心。从环比跌幅看,虽单月跌幅看似不大,但在大宗商品市场中,这足以引起产业链各方的高度关注,企业成本控制压力骤增,农户收益预期也随之降低;而同比近 17% 的跌幅,则凸显出过去一年玉米市场所面临的诸多困境,市场供需格局已发生深刻变化,在全球粮食市场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玉米价格持续承压,后续走势仍充满不确定性。
四、后市展望:稳中有变
展望后市,春节前玉米市场整体仍将笼罩在供需宽松的大格局之下。价格方面,主流预计将保持稳定,不过部分地区因走货受阻,价格可能会出现微降,预计跌幅在 10 - 30 元 / 吨之间,整体波动幅度有限。一方面,产区贸易商手中粮源充足,且出货意愿较强,短期内供应压力难有实质性缓解;另一方面,下游企业采购谨慎,消费需求随着春节临近逐步萎缩,市场缺乏有力的价格拉升动力。
然而,市场瞬息万变,仍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可能打破当前的平静。天气方面,若后续出现大范围的雨雪冰冻天气,可能会影响玉米的运输与储存,导致局部地区供应受阻,价格或现短暂波动;政策层面,国家收储政策的调整、进出口政策的变动等,都可能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玉米市场价格的涟漪;需求端若节后养殖行业复苏超预期,饲料企业开工率快速提升,亦或是深加工行业订单猛增,都将为玉米价格注入上涨动力。因此,无论是种植户、贸易商还是相关企业,都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在这看似平稳的市场中捕捉先机,方能在玉米产业的浪潮中稳健前行。
永红国际展览(搜索"永红国际展览"公众号关注)注:转载请联系授权并保留出处和作者,不得删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