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紧挺价,市场初现波澜
在豆粕市场的风云变幻中,近期的态势格外引人关注。短期供应偏紧的状况,如同一只无形的手,悄然增强了工厂的挺价意愿。
美盘大豆近来销售迟缓,且美元强势,致使大豆价格承受压力。而进口巴西大豆成本的攀升,让大豆压榨利润不断缩水。与此同时,油厂大豆商业库存连续六周下降,且低于同期水平。这种情况下,工厂大豆库存见底,开机率随之下降,豆粕产量减少。
物以稀为贵,产量的减少自然增强了工厂对豆粕的提价意愿。油厂瞅准时机提高豆粕现货报价,这一举措使得部分饲料养殖企业的观望心态有所松动,豆粕成交有所增加,成交均价也出现了小幅反弹。这就像是平静湖面投入了一颗石子,泛起层层涟漪,豆粕市场的价格波动就此展开 ,也让我们不禁好奇,在这看似简单的挺价与价格波动背后,又隐藏着怎样复杂的市场逻辑呢?
价格现反弹,局部仍低迷
在这场价格的博弈中,豆粕市场的报价呈现出复杂的态势。据饲料行业信息网统计数据,昨日国内主要油厂豆粕报价进入了震荡整理的阶段 ,前期的跌势逐渐放缓。更有部分工厂开始试探性上调豆粕报价,涨幅普遍在 20 元 / 吨。这看似微小的调整,却如同蝴蝶扇动翅膀,在市场中引发了连锁反应,豆粕现货成交均价出现微幅反弹行情,成交数量也随之出现了小幅的增长。
然而,市场的现实却并非一片向好。全国多地贸易商豆粕价格仍然以下跌为主旋律,价格的低迷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特别是广东地区,豆粕报价已经跌至 3090 元 / 吨的低位,宛如价格的 “洼地”,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江苏、广西及山东等地也不甘示弱,紧随其后,价格不断向 3100 元 / 吨逼近,形成了一股向下的价格压力。而华北、福建及东北地区,虽然价格相对较高,但也将要跌破 3200 元 / 吨,仿佛被这股下跌的浪潮所波及 ,摇摇欲坠。这种价格的分化,让我们不禁思考,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不同地区豆粕价格的差异呢?是运输成本、市场需求,还是其他潜在的因素在背后发挥作用?
终端观望浓,库存持续增
在市场的另一端,终端饲料养殖企业的观望心态,如同浓重的阴霾,笼罩着整个豆粕市场。尽管工厂试探性上调豆粕报价,使得成交均价微幅上调,但这并未能改变市场的整体格局。美盘大豆持续偏弱运行,如同一块沉重的石头,削弱了成本端对市场的支撑 。在这样的背景下,豆粕价格持续偏弱下行,让终端贸易商、饲料养殖企业大多选择保持观望。
他们在市场的风浪中小心翼翼,成交大多以刚性需求少量拿货为主,不敢轻易扩大采购规模。这种谨慎的态度,直接导致油厂豆粕产量仍高于出货数量,库存的压力逐渐显现。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监测显示,截止 3 月 21 日,国内大中型油厂豆粕库存 77 万吨,已经连续第二周增长,较 3 月初低点增加 17 万吨,比 2024 年同期增加 44 万吨。如此显著的库存增长,无疑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让我们对豆粕市场的未来走向充满了担忧 。在这库存持续增长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市场危机与机遇呢?
未来供应松,降价成定局
展望未来,豆粕市场的供应格局将会发生显著变化。现阶段,主要油厂大豆库存处于偏低水平,这也是当前供应偏紧的一个重要体现 。然而,市场的变化总是充满着不确定性,后期进口巴西大豆到港数量将逐渐增加,这就像是打开了一道供应的 “闸门”,大量的大豆将涌入市场 。
与此同时,国家粮库进口大豆拍卖的重启,也为市场供应增添了新的动力。在 4 月后,仍会有一定的进口陈作大豆在交易成功后用于压榨,这无疑将进一步增加国内大豆的供应量。随着这些因素的逐步落实,国内大豆库存将会止降转升,大豆供应紧张局面将会彻底缓解。
而豆粕作为大豆压榨的主要产品,其供应也将随着大豆供应的增加而继续增加。在市场规律中,供应的大幅增加往往会导致价格下行,豆粕价格也难以逃脱这一命运。当市场上豆粕供应充足时,工厂和经销商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可能会采取降价销售的策略 。
目前工厂或者经销商想要在进口巴西大豆尚未大量到港前提高报价较难。毕竟在目前大豆压榨仍有一定利润的情况下,能够在压榨亏损前寻找到买家才是重中之重 。在这种情况下,工厂可能会出现主动降价销售或者明涨暗降的操作,这无疑让豆粕价格真正上涨变得困难重重。在未来的市场中,豆粕价格下行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只是时间早晚和幅度大小的问题。
挺价难持久,市场有规律
在这场豆粕市场的跌宕起伏中,工厂的挺价行为犹如在汹涌波涛中奋力前行的小船,面临着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从当前市场格局来看,供应紧张只是暂时的表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口巴西大豆大量到港以及国家粮库进口大豆拍卖重启,大豆供应将逐渐充足,豆粕供应也会随之大幅增加。
在市场的天平上,供需关系始终是决定价格走向的关键砝码。当供应大幅增加,而需求端又难以出现明显增长时,价格下行就成为必然趋势。工厂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想要逆势挺价,难度可想而知。尽管目前有短期供应偏紧的支撑,但这只是短暂的市场波动,难以改变长期的价格走势。
虽然工厂可能会通过试探性提价来试图改变市场局面,但这种操作往往难以持久。在市场的理性面前,豆粕真正涨价的道路布满荆棘。市场的每一次价格波动,都是供需双方力量博弈的结果,也是市场规律发挥作用的体现。在未来,豆粕市场将在供应增加的压力下,继续沿着价格下行的轨道前行,这是市场规律的必然选择,也是投资者和相关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和理性应对的市场现实 。
永红国际展览(搜索"永红国际展览"公众号关注)注:转载请联系授权并保留出处和作者,不得删减内容。